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凌启莲的子孙们
作者:凌宏孝  文章来源:历史资料  点击数90403  更新时间:2012-1-26 21:12:47  文章录入:凌家小女  责任编辑:admin

第2章、 启莲公

凌启莲生于1844年,1847年,瑞士巴色会牧师韩山文、黎力基梯山航海来华传道,把西方学术带到了新安县布吉丰和墟(今深圳布吉老街)。1852年,韩山文为凌振高、凌启莲(时年8岁)洗礼;次年9月20日,韩山文在布吉为日后总理太平天国衙门的洪仁玕洗礼,并根据他的口述完成了《洪秀全的梦魇与广西暴动的起源》一书,较早向西方世界报道了太平天国起义早期的历史。巴色会后来在布吉李朗黄泥峡建了一所李朗乐育神学院(1865—1925年)——这也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所大学,凌启莲和大儿子凌善元均毕业于这所教会大学,毕业后被派往客家人麇集的东梅江地区传道。他的一生把自己都奉献给了基督教事业,一生筹款修建了数座基督教堂,光绪九年(1883年)在紫金古竹建成“福音堂”(教堂)。 1879年建虎头山教堂、1902建布吉教堂、1910年建香港新界粉岭崇谦堂。

  下图为现存的布吉教堂和1951年重建后香港粉岭崇谦堂

凌启莲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后,深感中国当时科技的落后,忧国忧民之心,与日俱增,于是让子孙出国深造,学习知识,回报祖国。启莲公年迈时曾赋诗一首,读后可见激励后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意:

感怀岁月如流,我老夫忽届稀年。

回忆生平,备历艰辛险阻。

迄今退养林泉,学农学圃,

惟期渐释仔肩,早痊衰病,

讲几句先贤懿训,读几句救世福音,

这番寿酒斟,尤愿桑榆娱晚景;

触目儿孙皆长,尔小子休忘骏业。

旷观天演,只言优劣竞争。

从此志图远大,同德同心,最好维系风化,扶植纲常。

成一个民国伟人做一个乡闾善士,

他日家声丕振,会观兰桂赛春芳。

七十老人华峰氏遗笔)时年六十有八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 ...  下一页 >>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