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![]() |
说说家谱中的那些可能不靠谱的说法 |
作者:河间凌人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6755 更新时间:2016-9-10 11:49:36 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
|
中国常讲“上下五千年”,一个夏商周的断代工程,好多内容都未达成共识。一个家族的历史,可称为“信史”的,时间可能更短了。 改朝换代,战争频繁,活命就好了,家谱,能不能留下来,很不好说。加上”破四旧”,原有的祠堂拆得差不多了,家谱也烧得差不多了。侥幸留下来的,大多也残破不堪。 历来盛世修谱。修谱也要有基础啊,这个基础,就是前人留下来的家谱。创修、一修、二修到若干修。老祖宗留下来的谱,也不是全都靠谱。 首先一个,大多数谱,没能记下老祖宗的生卒年,只有一个挂线图。没有生卒年,就有可能出现同一个名字,即使不是同一人,可能也就挂上去了。特别是名人之后,如我们的凌统公,就有很多不同的后人说法,而《三国志》上记载,只有凌烈、凌丰二子。攀附名人,是老谱中一个不靠谱的说法。 张冠李戴是第二个不靠谱的说法。将祖宗A的事迹说成祖宗B的事迹,如有中了进士举人的,不管年代是不是一样,看到名字一样,就认为是一个人的事迹,最后把不同朝代的两个人认为是一个人的情况也出现了。典型的就是将明时龙南吉公洪武七年中进士的事迹,放到宋时吉公允升的身上,最后干脆认为两个人是一个人了。这种心理,其实跟第一种攀附名人有相似之处。 其三,把父子的顺序搞反的也有。如唐时司马凌准的父亲是凌士燮,有的谱上变成了凌士燮是凌准的儿子,完全弄反了。 其四,家谱中出现断代,将缺了若干代的直接接续上去了。由于各种原因,有几代没有记载的情况是很常见的。而在修家谱时,不加考证,直接就接上去了。就会出现,从东汉到宋近千年时间,中间只有几代的情况。 这些不靠谱的说法,有的是有意为之,旧时有修谱匠,就有人专门做这种“包装”的工作,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,过去交通信息都不发达,获取资料途径有限,以误传误的事情也在所难免。 我们今天修谱,如果对这些说法不加辨识,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绝对不会错,那很可能,我们又会为子孙留下一堆谜团。 |
![]() ![]() |